近日,太钢集团召开了专题部署会。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太钢瞄准“卡脖子”难题持续攻关。研发的厚度仅0.015毫米的“手撕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工业化量产,应用于柔性屏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产品附加值较普通不锈钢提升3-5倍。针对高温合金不锈钢等高端材料,太钢与飞机制造企业协同开展“需求导向型创新”,从成分设计到性能测试全程深度参与,使产品一次性通过率提升40%。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太钢在耐蚀不锈钢、生物医用不锈钢等领域集中攻坚,计划三年内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率提升30%,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营收的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