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锈钢
About stainless steel
不锈钢知识
不锈钢3.0时代:不锈钢产业的全球化和基于用途的不锈钢选材
来源: | 作者:Emma | 发布时间: 2024-12-20 | 3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锈钢3.0时代,大概为21世纪的头20年。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不锈钢的生产、加工、消费开始实现全球化,全球不锈钢的生产和消费重心,实现了从传统的英德美向亚太地区转移。不锈钢产业的标准化,外加新兴经济体的参与,带来不锈钢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全球不锈钢的产量突破了5000万吨。从冶炼工业和技术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与不锈钢相关的各项传统和常规技术已经体系化且发展成熟,不锈钢相关的学科成为冶金专业高等院校的常设专业,不锈钢人力资源丰沛。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扩员和成功运行,使得一些新兴经济体有机会参与到全球经济生态体系中,一方面扩大了以不锈钢为原材料的制造业规模,另一方面增加了居民收入进而促进了不锈钢的消费。在这样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享受不锈钢带来的利益的时期,非常有必要回顾一下含镍不锈钢(现代304牌号不锈钢)的发明专利获得者。

   在不锈钢3.0时代,不锈钢生产加工的基础性专利都已经过期,不锈钢的相关知识已经成为教科书上的标准化内容,能够被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尤为重要的是,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冶金工程”和相关专业,中国还曾成立了专门的钢铁学院,为钢铁行业和不锈钢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当中不少人出国留学,加强国际交流,开拓了视野,亲身推动了不锈钢产业的全球化。对于不锈钢人才的专门化培养,是不锈钢工艺技术成熟化和体系化的标志。因此在这一时期,很多涉及不锈钢的专利和学术论文都对前人发明和发现的有益补充,或者是对个人学习工作中心得体会的及时梳理总结,这些都为更新冶金教材做了很好的铺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通过了《关于设立“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国际传播工程”的议案》,致力于冶金教材更新。国际镍协会也编制了《食品接触不锈钢设备应用指南》供行业人士参考。

   在不锈钢3.0时代,中国在不锈钢行业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从2001年成为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世界第一,达到225万吨。2006年,中国超越日本,跃居不锈钢最大生产国,年产量达到53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中国不锈钢》) 。目前,中国在全球不锈钢产量和消费量中的占比都远远超过50%。

   不锈钢生产和消费全球化的重要基础的是不锈钢标准化。不锈钢标准化涉及到制定产品标准、加工标准、选材应用标准、测试标准,以及推进标准的全球融合。标准的制定,应当坚持“开门定规则”的基本常识,积极公开征求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锈钢标准应让普通人读得懂、看得到、易获取。对于不锈钢合金元素的功能和作用,标准制定方或者参与起草方,应当积极进行科普工作,说明添加和减少某一种元素的理由。

   不锈钢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既要求不锈钢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又要求下游制造企业应当按照具体的用途来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牌号。下游行业如何选择不锈钢牌号,这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一个法律问题。例如,不锈钢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有关合金元素迁移限制的规定,避免影响食品品质和消费者健康。又例如,用于苛刻环境的不锈钢,不能仅仅考虑初期建设投入,还要考虑整个设计寿命期间的质量可靠性问题,毕竟大多数不锈钢设施不是为了用一年两年,而是要用几十年。单纯基于低价格和高利润空间的不锈钢选材,极有可能带来声誉和法律风险,得不偿失。

   ( 国际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