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一份文件草案近日披露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基准值设定方案,其中对不锈钢产品采取区别于碳钢的简化计算规则,引发全球钢铁行业高度关注。
根据草案,不锈钢产品将不按生产工艺路径区分,而是直接设定两阶段统一基准值:2026-2027年适用一个数值,2028-2030年适用更严格的数值。这种设定源于欧盟本土不锈钢几乎全部采用电弧炉(EAF)工艺的产业现实。
分析指出,基准值高低直接决定进口商的CBAM税负水平。若产品碳排放低于基准值,税率仅为欧盟碳价的2.5%;若超出则需承担100%碳价成本。这意味着采用低碳工艺的不锈钢企业将获得明显成本优势。MEPS分析师乔恩・卡拉瑟斯-格林强调,基准值是CBAM成本核算的核心,虽仍属草案但首次为进口成本提供了具体参考。随着2026年CBAM正式实施,全球不锈钢贸易流向和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低碳不锈钢生产商有望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欧盟碳价走势与2026年钢铁保障机制修订等不确定因素叠加,可能进一步推高欧盟市场钢铁价格,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