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汇总目前的SEM、EBSD及TEM的观察结果,即明确到,通过添加Ti,Cr2O3氧化皮变厚了,构成其氧化皮的晶粒细化了。图11所示具有代表性的TEM明视场图像清楚地显示处添加Ti带来的Cr2O3细化效果。
图11 具有代表性的TEM明视场图像清楚地显示处添加Ti带来的Cr2O3细化效果
另外,由图9及图10所示的μ-EDS解析,得以确认Ti积蓄在氧化皮最表层,是固溶在最表层的Cr2O3,或是形成了TiO2 ,可是关于最表层以外的Cr2O3氧化皮中Ti的存在状态还没能弄明白。因此,调查了非最表层Cr2O3晶界中Ti的存在。图12表示选择2个接近氧化皮/母相界面的Cr2O3晶粒,其粒内和其间晶界的μ-EDS测定结果。虽然不能确认在粒内分析点(图12(b)及(c))有Ti的存在,但最终确认了,在考虑是晶界的分析点(图12(a)、(d)及(e))无论哪个都有Ti的存在。Ti的存在量平均下来约2.4%。从以上可推测,Ti在晶界以高浓度存在,通过Cr2O3中的晶界扩散到了外方。
图12 选择2个接近氧化皮/母相界面的Cr2O3晶粒,其粒内和其间晶界的μ-EDS测定结果
图13是模拟性地汇总了因添加Ti、氧化皮构造变化的图形。图13(a)显示的19Cr钢中,氧化皮是Cr2O3 ,其结晶的大小与氧化皮的厚度同等程度对应。另外,内部氧化相为θ-Al2O3 。另一方面,图13(b)显示的19Cr-0.15Ti钢中,虽然氧化皮同样是Cr2O3 ,不过除此之外有少量TiO2生成。并且Cr2O3晶由于Ti的添加而细化了。内部氧化相在接近氧化皮/母相界面的领域生成了考虑是TiO2- Al2O3的复合氧化物的Al2TiO5、以及Al2Ti7O15 。在更深的领域只有θ-Al2O3 。
图13是模拟性地汇总了因添加Ti、氧化皮构造变化的图形
4、考察
4.1 Ti添加对氧化皮形成的效果
正常氧化状态,与不添加Ti的钢相比较,添加Ti的钢氧化皮变厚了是明确的,考虑这就是起因于Ti的添加。在这里对此做考察。
从试验结果来看,到达了表面的Ti有存在,Ti是固溶成最表层的Cr2O3 ,或是形成了TiO2。有关Ti向Cr2O3固溶Naoumidis等人报告过,报告说在1272K(10000C)最多18%固溶到了阳离子侧。虽然没有关于Ti在Cr2O3中扩散速度的数据,但Negelsberg报告称在高温氧化氛围中,Ti会穿透Cr2O3。由此来考虑,Ti扩散到Cr2O3中,进而确认了Ti在Cr2O3晶界的存在,Ti的扩散举动轨迹晶界的可能性很高。
另外,有关因Ti添加造成Cr2O3细化,可以推测是由于Ti存在于晶界妨碍了晶界向Cr2O3晶粒的面内移动的结果。这如同报告中叙述的那样,可以认为在铁素体系不锈钢中添加的Mn明显地将Cr2O3晶粒细化了的结果是同样的原理。
另外,Ti添加钢的Cr2O3氧化皮变厚了的理由可如下考虑。Ti添加钢的Cr2O3氧化皮的结晶颗粒细化的结果可推测为,有助于晶界向板厚方向的扩散增量了,Cr2O3氧化皮的成长速度,也就是氧化速度增加了。
也就是说,添加了Ti的钢, 由于Ti被氧化、把晶界扩散,使Cr2O3晶粒细化。其结果可认为是,阳离子的扩散轨迹增大,使得氧化速度增加。
4.2 添加Ti对内部氧化的效果
如图13所示,不添加Ti的19Cr钢的内部氧化相是θ-Al2O3 。相对于此,添加了Ti的钢在接近氧化皮母相界面的领域生成有Al2TiO5、及Al2Ti7O15 。而且没有观察到TiO2。并且在氧化皮/母相界面更深的领域生成有θ-Al2O3。
从Elingumエリンガム图来看, Cr、Ti、Al是难以氧化的排序,因此,按平衡论来说,从表层侧开始即为Cr2O3、TiO2和Al2O3。由于TiO2和Al2O3之间能够相互固溶,结果会在氧化皮/母相界面正下方有TiO2-Al2O3复合氧化物形成。认为这是Al2TiO5、Al2Ti7O15。另外,估计生成不了TiO2,而是在氧化皮/母相界面更深领域生成了Al2O3。
4.3 添加Ti对氧化行为的效果
由于添加Ti氧化增量会增加,不过抗氧化性界限会提高(图1及图2)。也就是,可以说通过添加Ti,抗氧化性有提高的倾向。
通过添加Ti,氧化增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Ti自身的氧化。Ti是比Cr容易氧化的元素,从试验结果看,在氧化皮最表层部Ti或是固溶于Al2O3,或是以TiO2存在。还有,作为内部氧化相,在氧化皮/母相界面附近以Ti氧化物存在。这些都是Ti形成的氧化增量。另外,通过添加Ti, Al2O3的晶粒径细化,Al2O3层变厚会使氧化增量增加的又一个要因。这些除了Al2O3层增厚机理外,都与Okabe等人报告一样。但是从观察结果来估计,Ti自身的氧化增量并没那么多。因此,可以考虑氧化增量增加的很大原因是由于Al2O3层变厚的结果。
通常,氧化增量增加的情况是使抗氧化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但是,弄明白了尽管因Ti添加、氧化增量增加了,可是抗氧化性界限提高了。
正如Moroishi等人、Fujikawa等人叙述的那样,还可认为有抑制γ相的效果。如上面所述,本研究中即使不添加Ti钢,也因是极低C、N的19Cr钢,认为γ相的影响是有限的。由此可以推断,还有添加Ti形成的抑制γ相效果以外的效果。
Ike等人关于微量Al,暗示过它具有oxygen getter 吸氧剂效果的可能性。这是在O向里面扩散较小的情况,Al由于内部氧化而消耗O,来抑制Fe氧化的机理由。Ti也和Al一样发挥oxygen getter吸氧剂效果的可能性很大,推测由于Ti被氧化从而消费O,抑制在氧化皮/母相界面上的Po2上升,有一直抑制着Fe氧化的可能性。
5. 结束语
在降低了Si、Mn和其它不纯物元素(P、S)的高纯度铁素体系19Cr钢中添加Ti,调查了大气中的氧化举动,特别是Ti的添加对于氧化皮及氧化皮/母相界面附近的组织变化的影响,从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不添加Ti的19Cr钢的抗氧化性界限为1123K。
(2) 虽然由于Ti的添加,氧化增量会增加,但抗氧化性界限上升。19Cr-0.15Ti 、19Cr-0.3Ti的抗氧化性界限为1173K。也就是可以说,因Ti的添加,抗氧化性会得到改善。
(3) 从Cr2O3晶界有Ti存在来看,可以推测Ti扩散到Cr2O3中的晶界,到达了氧化皮表层。
(4) 由于Ti的添加,氧化皮中的Cr2O3晶粒细化,Cr2O3氧化皮变厚。
(5) 内部氧化相方面,不添加Ti的钢只是θ-Al2O3 。添加Ti的钢在氧化皮/母相界面附近生成了认为是TiO2和 Al2O3复合氧化物的Al2TiO5、Al2Ti7O15 。在比其更深的领域生成了θ-Al2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