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technology

技术资料

热处理对Φ530mm NS 3306合金电渣锭组织性能的影响
来源: | 作者:Emma | 发布时间: 2023-10-28 | 63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了设计NS 3306合金铸锭的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必须保证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才能使得偏析元素原子充分扩散均匀;但是初始均匀化温度又不能高于偏析相的初熔温度,因为高于该温度后偏析相熔化成液相,原子在固液两相中扩散速率较慢,不利于偏析元素均匀化。因此,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对于NS 3306合金铸锭,可以采用两阶段的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在1170℃保温24h后,升温至1200℃保温26h。经此工艺均匀化后的组织如图12所示,可以看到经均匀处理后,合金中的Laves相已完全溶解,组织中均有一次MC相(Ti, Nb)(C, N),以及少量NbC相。

图12 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的组织

   表3为经物理化学相分析获得的合金均匀化前后第二相元素组成,从表中可以看到心部试样经均匀化后,其组成元素中的Ni、Cr、Mo、Nb等元素含量与铸锭边缘试样相当,这表明经均匀化后合金元素得到了充分扩散,因此所设计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合金铸锭充分的均匀化。

表3 铸锭均匀化前后组织中第二相的元素组成


   对均匀化处理后的试样进行EPMA分析,结果如图13所示,从Si元素的分布中可以看到,合金中不存在比基体相含Si量更高的第二相,这表明Laves相已完全溶解于基体中。


图13 均匀化后的NS 3306合金中元素分布

   均匀化前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如图14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到,经均匀化后合金的强度较铸态组织出现了显著下降,而塑性和韧性出现了大幅的提高。其延伸率由铸均匀化前的21.5%升至均匀化后的63%,而冲击功也由66J升高到314J。

图14 均匀化对NS 3306合金铸锭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比较均匀化前后合金的热塑性,采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1100℃,10/s的热压缩实验,压缩变形量分别为30%,50%和70%,经压缩后的试样如图15所示。可以看到,均匀化前后试样表面形貌的明显差别,铸态试样经热压缩后表面极为粗糙,而均匀化后的试样表面仍然比较光滑。铸态试样经过30%的变形就产生了肉眼可见的裂纹,且变形量越大试样开裂越严重,而经均匀化后的试样经70%的压缩变形仍未产生裂纹。这表明前述均匀化热处理制度对φ530mm NS3306合金电渣锭是适宜的。

图15 均匀化前后热压缩试样

   4 结论

  (1)Φ530mm NS 3306合金电渣锭组织中所包含的第二相有(Ti, Nb)(C, N),NbC,Laves,δ,γ’’等;

  (2)NS 3306合金电渣锭的熔化温度范围在1315~1366℃。γ’’相在电渣锭中的完全固溶温度为1000℃,δ相的析出峰值温度为950℃,其完全固溶温度为1100℃,Laves相的初熔温度约为1185℃;

  (3)均匀化热处理可有效提高NS 3306合金电渣锭的塑韧性及热加工性能。对Φ530mm NS 3306合金电渣锭的一种合理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为:1170℃保温24h后,升温至1200℃保温2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