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经济要闻
经济参考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与重要保障
来源: | 作者:Emma | 发布时间: 2024-05-30 | 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发展命题,更是一个改革命题,要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攻方向,推动形成更多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迭代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可以明显发现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生产力产生大幅度质的跃升,催生一系列产业发展新业态和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生产力迈上新台阶。

   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攻方向,推动形成更多技术革命性突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顶梁柱”作用,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当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开路先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力军”作用,培育发展更多的科技领军企业,让企业切实承担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答题人”角色。将科技创新深深根植在产业发展的沃土之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由“实验室”进入到“生产线”。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既为孕育形成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播撒更多“种子”,又为形成更多“从1到N”的科技产业化应用探索更多模式,使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攻方向,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进而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在这一进程中,要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发生质的大幅跃升。

   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重点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激发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促进生产力加快发生质的跃升。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推进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根基。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产业体系,不同的产业体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愈是发达的生产力,其产业体系愈先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骨架”,要以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加快优链、优势产业加快延链、短板产业加快补链、新兴产业加快建链、未来产业加快育链,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持续推动我国产业不断迈上价值链中高端。

   全面深化改革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要保障,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生产关系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分配方式、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力责任关系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新时代新征程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制度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